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药性快速进化的新机制 | 研发生产 | 文章中心 | 农药资讯网-凯发真人

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药性快速进化的新机制
发布日期:2023-12-29 信息来源: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

 

      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智慧植保创制创新团队在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》(if=9.8)发表题为“hormesis effects of sulfoxaflor on aphis gossypii feeding, growth, reproduction behaviour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揭示了氟啶虫胺腈通过促进棉蚜取食和繁殖,提高抗性棉蚜的种群适合度,加快抗性进化的新机制。

       棉蚜是抗性最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,对拟除虫菊酯类、新烟碱类等多种类型的杀虫剂均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,严重威胁棉花的生产安全。氟啶虫胺腈是目前抗性蚜虫治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替代药剂,然而,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,棉蚜对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日益加剧,新疆、山东等地的棉蚜已经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了高水平抗性。

       抗药性机制研究表明: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与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cy13-2的过表达密切相关,沉默该基因的表达可以大大提高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,而且cyp6cy13-2蛋白可以代谢氟啶虫胺腈,进而显著降低氟啶虫胺腈对细胞的毒性和对棉蚜的毒力(journal of pest science 2022, 95: 811–825)。此外,udp-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ugt350a2、ugt351a4、ugt350b2和ugt343c2及abc转运蛋白基因abca1和abcd1的过表达也参与了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(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1, 69: 5198–5205;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21, 77: 4064-4072)。在此研究基础上,本研究发现氟啶虫胺腈诱导抗性棉蚜刺探取食更频繁,对不适刺探位置反应更迅速,韧皮部中取食时间更长,能量摄取更多;进而提高抗性棉蚜繁殖相关基因卵黄原蛋白(vg)和卵黄原蛋白受体(vgr)的基因表达量和蛋白含量,从而诱导抗性棉蚜增殖,种群适合度提高。干扰vg和vgr基因表达后,棉蚜繁殖量大大下降。而且,低剂量(lc10)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繁殖基因的诱导效应可在子代传递,棉蚜f0代接触药剂后,可诱导其子代vg和vgr基因和蛋白的上调表达;且氟啶虫胺腈持续胁迫下,棉蚜抗性产生的同时伴随着vg和vgr的持续上调表达。因此,氟啶虫胺腈通过促进棉蚜的刺探取食,增加棉蚜的能量摄取,进而提高棉蚜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,诱导棉蚜增殖,提高抗性棉蚜的种群适合度,加快抗性进化的速度。该研究打破了抗性适合度代价的传统认知,为棉蚜的抗药性治理提供了新视角。

      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论文的完成单位,毕业博士生王立为论文的第一作者,崔丽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,芮昌辉研究员对该研究工作给予了指导。

       论文链接:http://dx.doi.org/10.1016/j.scitotenv.2023.162240

63k
热门文章
网站声明

(1)本网旨在传播信息,促进交流,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,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
(2)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

(3)“信息来源:江苏省农药协会  农药资讯网”为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。

(4)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凯发真人的版权属于原作者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网站地图